聯系人:李養坤
手 機:13963727872
電 話:13963715833
電 郵:sdzdsc@126.com
Q Q:1586247999
地 址: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開發區石雕藝術城
在寺院中最是常見的寺院雕刻就是石雕的山門了,最為寺院的門面形象,在山門的雕刻中也是時刻傳達著佛教的基本理念。在山門的雕刻上多會雕上諸如是白鶴、麒麟、大象這樣具有祥瑞象征的神獸,而且其多數都是呈現出向上仰望的形狀,這是寺院雕刻的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神獸將頭抬上仰望是一種將民意傳達給上天的象征,人間艱苦無數,但是人間卻也是得到佛祖的護佑,我們即使是身處在苦難之中,也要隨時都記得佛也是在經歷了種種的劫難之后才最終修得正果的,我們雖是面臨人生的破敗,也要保持一顆堅定信仰的心,在人士中跨過苦難,走向心中的光明。
中國,泱泱文化大國,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沉淀下了最深厚的文化底蘊。宗教作為一種獨特形式存在的文化在中國也擁有著其獨有的發展歷程,在眾多的宗教文化當中佛教的發展最是深的中國這片土地的認可,在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各地都有著獨有的佛教寺院,成為佛教信徒們參拜佛理,領悟佛法的神圣之地。寺院雕刻在現在的寺院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整個寺院文化的象征,而寺院雕刻文化本身也就是作為重要的文化而存在的。
寺院雕刻還有一種最是常見的便是浮雕作品了,這種選材于佛教中的經典故事和民間對佛教的記載而進行雕刻的手藝也是寺院雕刻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以精湛的雕刻手法刻畫出種種生動形象的佛教故事,讓人們走在梵音的寺院中還能同時感受到歷史為我們留下的痕跡,撫摸過每個石雕作品,感受到在千年的發展中佛教的發展和佛祖以及圣人們經歷的事情,讓我們眾生能夠領會到其間傳達的善念和信念,領會佛教中那些塵封的往事。
寺院的雕刻作品還包括著香爐、佛塔等的雕刻,寺院雕刻的文化為我們在俗世之間找到心靈可以落腳的地方,傳承千年中華的深遠文化。
寺院石雕作品的內容,多以佛像以及佛教經義為主。石頭雖然是質硬的,然而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卻能夠被雕琢出各種傳神而又各異的形態來。過去人們的勞動成果有些經過歲月的洗禮卻依然保存著完整的面貌,因而也成為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比如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它就是以傳神的石雕佛像而聞名于世,這不僅是石頭的魅力,更是千百年來人們在雕刻藝術上的造詣。
這些石雕,不僅僅是一項藝術品的存在,更是佛教經義和歷史的傳承,是人們對信仰的憧憬。我們熟悉的寺院石雕作品,比如河南洛陽的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文化的著名古剎,不管是十八羅漢還是精雕細琢經歷千年風雨的白馬,都深刻的演繹著屬于佛文化的歷史,它們雖然是沒有生命的物體,但是其傳承佛性、佛理、佛緣的意義,卻廣為世人所知而代代相傳、永垂不朽。
本文版權:正點石雕(http://www.shsuqin.net)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