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李養坤
手 機:13963727872
電 話:13963715833
電 郵:sdzdsc@126.com
Q Q:1586247999
地 址: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開發區石雕藝術城
石雕牌坊是中國古代一種宣揚倫理秩序和宗族制度的禮制建筑,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時代的倫理思想和市美情趣,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智慧,我們通過對單縣石雕牌坊的百獅坊和百壽坊建筑形式與石雕藝術的研究,用這個案例闡述這種古代建筑形式所包含的文化內涵與技藝之美。
雖然歷史上各時期的牌坊充滿了封建時代的道德色彩,但從牌坊的藝術性來看,它又充分體現出中國古代建筑藝術與雕刻藝術的完美融合。中國傳統建筑思想重視造型比例、空間布局、總體規劃,注重“天然合一”的美學觀,這都在石雕牌坊建筑中得到體現。中國傳統牌坊造型獨特,樣式繁多,或端莊肅穆,或大方質樸,或華麗繁瑣,或輕盈秀麗,都具有如詩如歌般的形式美。劉敦禎在《牌樓算例》中云:“故都市街衙之起點與中段,及數道交匯之所,每有牌樓點綴其間,令人睹綽楔飛檐之美,忘市街平直呆板之弊。”
作為傳統文化觀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建筑雕刻映射出的是中華民族傳統建筑營構觀念、價值觀念、道德倫理、審美趣味和風俗觀念的光輝,同時也是塑造民族文化心理和審美格調的模型。如果說“透視”宏觀的石雕牌坊布局和樣式能了解古人的生存狀態,那么,聚焦石雕牌坊局部的雕刻便可以近距離地體味古人的內心世界。借助獨特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建筑散發出了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和先人們悠然的生活情趣。可以說一座牌坊就是一座中國古建筑的標本,它反映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也彰顯著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魅力。
石雕牌坊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建筑,承載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依托和向往。凝視這些歷史遺存,品味這些文化遺跡,不僅能夠讓我們洞見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觀、道德觀、民俗觀、藝術觀,也使我們驚嘆在中國的歷史上,文化理想和審美情調竟能如此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并且如此地高度成熟。西方國家將其古建筑稱為“石頭的史書”,中國的石牌坊建筑又何嘗不是一部浩瀚的文化巨著。
石雕牌坊作為一種有著獨特中國文化特色和藝術魅力的建筑形式,它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設計藝術相結合的經典案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我們有責任對之加以保護、研究,并從中發掘出富有現代藝術特色的文化基因。
本文版權:正點石雕(http://www.shsuqin.net)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公司網站: http://www.shsuqin.net , http://www.sdsdpf.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