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李養坤
手 機:13963727872
電 話:13963715833
電 郵:sdzdsc@126.com
Q Q:1586247999
地 址: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開發區石雕藝術城
寺廟石雕經幢起初是指在佛像前寶珠絲帛裝飾的竿柱,后來人們將竿柱改為石刻,石雕經幢就被人們稱為石柱。石雕經幢是指在石柱上雕刻經文的多角形石柱。石柱一般多為四柱形,六柱形,八角形。經幢的層數也多為兩層、三層、四層和六層。
石雕經幢一般立在寺廟的庭院內,主要由基座、幢身和幢頂三部分組成。三層為基壇,一般石雕經幢的身子是在三層之上,幢身的下面刻經文。常刻的經文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白傘蓋陀羅尼》、《大悲心陀羅尼》、《大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大吉祥大興一切順陀羅尼》、《金剛經》、《般若心經》、《彌勒上生經》、《父母恩重經》等。幢身中間一般隔有蓮華座、天蓋。三層基壇和天蓋上刻有天人、獅子、佛像。經幢上身一般鐫題額或愿文。
石雕經幢的盛衰是隨著各個時代的變遷而發生改變的。在中國的唐代,佛教是最為盛行的時期之一,作為佛教建筑,石雕經幢也產生于那個時期。后經過五代、北宋,隨著佛教再中國發展的成熟,經幢也達到了高峰,寺廟越多,經幢數量也就更多。有盛比有衰,到了元代以后,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外教流入中國,經幢建造開始趨于冷卻,走向比較平和的階段。以致到后來,經幢建造越來越少,終致沒落。
本文版權:正點石雕(http://www.shsuqin.net)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